近日,记者从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获悉,为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国家遥感数据与应用服务平台”的七个共建单位之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正积极推进风云气象卫星遥感数据在灾害性天气监测中发挥实效。
8月22日至24日,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期间,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将依托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合作机制,探索建立“金砖国家全球遥感卫星数据与应用合作平台”,为各国农业、生态、减灾等领域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自2022年11月21日“国家遥感数据与应用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以来,金砖国家用户共提交数据订单3254个(文件数126万个),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持续提供风云卫星数据及监测服务产品。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运行于“天外”的风云气象卫星可对大气进行全天候、立体化观测,有效弥补地面观测短板。近年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为金砖国家持续提供数据和应急监测服务,助力提升金砖国家防灾减灾、应对极端事件和气候变化能力。据统计,2022年,在热带气旋、洪涝、滑坡等灾害事件中,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共为金砖国家提供应急服务8次;今年以来已为金砖国家提供应急服务3次。
4月14日,在习近平主席和巴西总统卢拉共同见证下,国家航天局与巴西航天局签署《2023—2032年中国国家航天局与巴西航天局航天合作计划》,将气象卫星合作列入两国未来航天领域合作内容之一。下一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将继续立足主责主业,依托“国家遥感数据与应用服务平台”,推进风云气象卫星资源共享与应用服务,为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全球气候变化、重大灾害和环境保护等挑战贡献中国气象力量。
中国已成功发射21颗风云卫星,其中9颗在轨稳定运行,不仅服务于自身,而且持续为全球129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数据产品和服务。
目前,中国是全球唯一同时业务运行晨昏、上午、下午、倾斜四条近地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具有低轨气象卫星完备全球观测网的整体优势。风云气象卫星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序列,是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的重要成员,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机制下的值班卫星,在国际气象灾害预警和应急救援方案形成与实施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