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创建“风云”卫星国际用户防灾减灾应急保障机制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申请启动机制后 可获取高频次观测产品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日期:2018-04-25

      4月24日,中国“风云”卫星国际用户防灾减灾应急保障机制发布。一旦遭受台风、暴雨、强对流、森林草原火灾、沙尘暴等灾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只要申请启动该机制,将于第一时间获得“风云”卫星高频次云图及相关定量产品,为防灾减灾救灾提供及时信息保障。

  “风云”卫星国际用户防灾减灾应急保障机制由中国气象局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可通过世界气象组织常任代表或其指定联系人申请启动该机制。机制生效后,中国气象局将调动值班的“风云”气象卫星,对受灾区域进行5-6分钟一次的高频次区域观测,处理生成图像和定量产品,并通过中国气象局数据广播系统、国际互联网及卫星广播直接接收等方式提供给申请方。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而气象卫星已成为防灾减灾不可或缺的工具。截至目前,我国有9颗“风云”气象卫星在轨运行,实现了“多星在轨、统筹运行、在轨备份、适时加密”的业务布局。“风云”气象卫星已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序列,成为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的重要成员,同时也是国际减灾宪章机制的值班卫星,正在为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500家用户提供卫星资料和产品。

  据悉,从1998年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投入运行以来,中国对在西太平洋生成、登陆或影响我国的台风实现了监测全覆盖。近日,世界气象组织对中国静止气象卫星协助加强印度洋区域观测表示了新期待。

  “风云”气象卫星将进一步为“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贡献力量。中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A星在正式投入业务运行后将向国内和国际用户提供数据和产品。此外“风云二号”最后一星计划于成功发射后专注为中国西部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天气预报、防灾减灾等提供科技支撑。

标签:
/nsmc/en/news/index.html